中心介绍|中心动态|呼叫中心|电子月刊|会员登录
 
快速搜索:上海开发区招商网 > 
研究测评

产业链招商应成开发区下一轮引资重要思路

2010/8/4 13:25:25

    “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实施产业链嵌入式发展,培植优势产业,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是当前不少开发区新形势下提升发展优势的重要战略。但是,“只见项目,不见产业”依旧是诸多开发区难以走出的招商困境。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基于产业链整合的招商模式为下一轮开发区引资提供了重要思路。

    产业链招商:旧概念酝酿新生机

    所谓产业链招商,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方式,并建立起同一产业间各种投入品及产出品的技术经济联系。    其实,产业链招商并不是新概念,但因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过诸多困难,饱受过不少争议而迟迟未能在开发区招商中占据优势。如今,面对经济形势复杂、优惠政策失效等现实,开发区招商工作压力重重,依托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招商模式成为开发区新一轮引资重要抓手。  

    一般来说,某一产业结构往往包含基础产业、主导产业、上游产业和支撑产业等环节。每个环节分别具有各自的产业链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纵向、横向等多种产业链关联。随着产业的发展,它们或一步步走向分离细化,或形成合作紧密模式。同时,也可产生品牌厂商、代工厂商、OEM、ODM、DMS、EMS等层次不同、附加值有所差异的代工模式。  

    相比传统招商引资方式,产业链招商比拼的不是土地、税收等政策的优惠,而是以产业链分析为基础,满足构建产业链的需要,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确定目标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这种招商方式,能够适应产业关联发展的内在需要,降低产业投资经营成本,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国内先进开发区的发展经验看,产业链招商不失为顺应产业转移趋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如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开发区紧紧抓住日本三大汽车厂商成功落户后的品牌和整车生产优势,开展汽车产业链招商,使全球范围内与三大汽车厂商有着数十年合作关系的数百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又如浙江省的嵊州,利用本地生产领带企业众多的优势,主动招来韩国等一批国外大的领带生产企业落户并引发了世界领带业的大转移。江苏省的吴江、昆山等开发区,利用本地IT产业发展较快的优势,通过以“台”引“台”,以“小”引“大”,以“大”带“小”等产业链招商方式,陆续引进了多个组团式投入的外资及台资企业,形成了IT产业企业集群。

    三大问题制约开发区产业链招商

    尽管产业链招商益处多多,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各地开发区发展理念、建设经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使这种招商方式在实际推进中困难重重。记者在调研江苏多个开发区后认为,当前主要有三大障碍制约产业链招商。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是对开发区内现有产业的链构成没有清晰的认识,要么太宽泛要么太狭隘。二是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特点理性分析不足,盲目上线跟风、缺链、断链等方面的问题频现,比如太阳能产业中的单晶硅、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等项目,难以形成集设计、生产、应用与一体的相互融洽的产业发展环境。三是以代工为主业、自我品牌比较缺乏。四是在政府与市场环境、支撑业及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缺乏统筹推进意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支撑平台和人才、资本等服务保障体系以及包括投融资、产权交易、企业孵化、项目咨询等在内的若干个专业服务机构。   

    ——具体运作“雷声大雨点小”。一是产业链招商策略缺乏针对性。一些地方的开发区尽管热情很高,但由于自身发展定位不准确,产业特色不明显,加上招商考核政策重政绩、重指标的短期功利偏好,招商引资的手段、方式仍沿用传统的“行政推动”式招商,重总量扩张而轻集约产出,重数量而轻质量,重企业招商而轻产业配套,重招商活动而轻产业链整合等倾向仍较为突出。二是产业政策的引领性不强。经过多年的发展累积,各级各类开发区内已存多种产业,也引进了与之相关的内外资企业,但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很少有开发区研究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产业链投资指导目录,产业链招商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三是对已确定的支柱产业或今后将着力培植的主导产业缺乏综合性宣传造势及强化优化对策。四是对现有资源缺乏调控整合力度。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缺,环节有缺损,集群效益弱的现象仍然突出,使得产业链招商缺乏依托,难以产生明显的招商成效。

    ——产业规划及市场研究能力与产业链发展趋势脱节。实际招商中,由于对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及高端化发展方面存在盲区,开发区的产业规划中往往忽略了对产业技术路线的研究。事实上,技术领先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能保持掌控技术的权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靠技术路线图进行中长期的专利布局,有效构筑技术壁垒,并因此在产业链中长久占据高附加值环节。同时,市场研究能力普遍偏弱。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情报研究部门,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过于片面,开发区在满足市场需求以至引导市场需求方面缺乏基础和实力,产业链招商难以产生出“蝴蝶效应”。

    多管齐下,搭建产业链招商立体平台

    成功实现产业链招商的关键在于要明确开发区内是否已有产业链、优劣势在哪、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支撑条件是什么等等;此外,还要充分认识当前产业链招商的重点、主体,载体、服务等,达成产业集聚、功能转型、综合环境优化的目标。记者调研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转变招商观念。依托政策招商所形成的优势是短暂的,经济的活力必须建立在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基础上,并以此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竞争优势。应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开发区实际,全面分析现有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优势与劣势,抓紧研究和制定切合开发区实际的产业发展“蓝皮书”,围绕支柱或优势产业、产品制定产业链发展规划,推出产业链招商项目,加速现有产业的链化延伸、补缺,做大规模,做优配套,集中投入,逐步提升开发区的生产能力和产业集聚度。同时,加大开发区产业链招商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让国内外投资商明晰开发区的产业政策、特色和走向。  

    ——因地制宜,制定招商政策。建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关注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的趋势,国家产业战略变化及本地区的比较优势、招商环境变化等,结合本地区现有的需求可能、市场发育、产业发展在人才、技术、投资、组织管理等方面具备的要素条件,以及政府在财政、配套、服务、产权保护等的支持能力,以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业链招商考核机制及措施,确保产业链招商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锁定重点,创特色产业。首先要大力促进现有产业的有机联系。招商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有效推动地方产业网络整合,提高企业产品、技术的关联度等方面,实现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其次要切实把大项目做成大产业。要有针对性地布点、规划和建设好现有的大项目,为产业链伸展预留充分的空间,充分释放大企业对产业链的规模带动作用,提升区域生产能力和产业集聚度。三要全方位培育产业链招商主体。重点骨干企业可通过项目合作实现并购嫁接;外资企业可通过增资扩股扩大生产规模;外贸企业可通过订单共享联动发展;私营个体企业可通过出让股权,连锁经营。最后要提升产业环节配套衔接。多渠道做好国外大企业本地化与本地企业国际化相结合的工作,切实促进大企业在集群中与产业价值链中的中小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发挥其在招商引资、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中的骨干引领作用,以提升技术延伸产业价值链,消除大企业核心技术“空洞化”隐患,促使品牌企业变成品牌产业,实现大中小企业互促共进、协同发展的集群集聚发展态势。

    ——建好载体,完善配套服务。一要按照规模化、特色化、市场化、集约化要求,搞好产业规划和产业功能布局,整合资源,协调发展。二要注重强化产业组织及服务创新。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现代物流网络、信息化网络,加快构建既能形成整体优势,又能发挥个体潜能的新型产业组织和产业服务体系。三要建设产业链招商服务体系。围绕优势产业,整合科研机构及其资源,构建产业链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平台、行业协会等,积极引进或建好(跨国)采购促进中心和第三方质量认证机构,推动跨国采购本地化,并大力发展与产业链相配套的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链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四要针对不同产业用活链招商。如:工程机械、交通设备等制造产业应利用终端产品和核心产品优势,吸引配套企业投资落户;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应立足自身优势,以组团式吸引投入;资源性和服务性产业应立足于引进优质企业或项目等。

园区推荐